行业动态 首页 / 买球赛输赢在哪里买 / 行业动态

如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12-01 来源: 浏览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论述,已经全面准确刻画出国有企业改革总方向和总目标,闭门造车不行,生搬硬套更不行,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将中国特色融入现代企业制度,既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又要充分吸收借鉴西方较为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公司法人治理体系。
 

   01  在完善公司治理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上下功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较为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基础上,切实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新时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司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必然使得公司治理更注重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等治理主体间的相互制衡,股东会作为权利机构,授权董事会履行决策监督职能,董事会为股东会负责,并直接参与经营层的选聘、监督和考评,经营层直接面对企业管理和运营,通过市场化经营机制完成日常经营管理。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证券化程度较高,公司股权高度分散,股东亦多为机构投资,更看重的投资收益,因此没有足够强大的股东代表能获取董事会席位,这就为“内部人控制”提供了便利,西方国家的现代企业制度更多的考虑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制度设计都是在资本主义语境下的考量,而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企业,国家出资即全民所有,国有企业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但抽象的群体无法具象化,根据人大授权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履行国家出资企业的出资人职责,同时为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又将经营性国有资产(除金融类、文化类企业)授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和国资监管职责,各级国资委以其向企业的投资额度享有所有者权益,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通过现代企业制度设计依法依规履行股东权利和国资监管职责,包括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以及重大人事选择权等。承上所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带领人民在正确的方向上勇往直前。

   二是全面发挥国有企业党委把关定向作用是推进新时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马克思主义强调唯物和辩证,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特就特在坚持党的领导,这既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本”,更体现社会主义的“质”。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中提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基层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凝聚力、做好了就是战斗力、做强了就是生产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党建。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必须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以及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使之与现代企业制度机制有机统一起来,企业党委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对企业的重大生产经营进行政治性、程序性和职责上的把关,按照“四个是否”标准,以是否符合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是否有利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增强竞争实力、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前置研究讨论的标准,聚焦大局大事,避免陷于一般性细节,尤其要注重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又规避直接决策和指挥生产经营工作,既全面落实党委治理的主体责任,又规避包办和代替具体经营工作。

        02    在以管资本为主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上下功夫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企改革的主界面集中在“国资监管”和“董事会建设”两个层面,以管资本为主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监管。

   一是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完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特别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以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根本目标,积极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发挥“鲶鱼效应”,不仅是资本上的做大,产业链上的做强,更是要让积极股东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让董事会不能“一团和气”,而是要充满市场化竞争的“火药味”,让不同的利益代表在公司法框架下、在公司章程规则下展开多方博弈和力量角逐,通过市场化语境下的较量,让企业真正感受市场化的“硝烟炮火”,倒逼企业进一步优化完善制度机制设计,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适应市场化运行规则,对市场的感知也更加精准高效,提升企业活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二是厘清企业各治理主体边界,规范和加强企业董事会建设。董事会作为企业的决策机构,上接股东会(出资人),下达经营层,发挥着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的作用,董事会的强弱直接决定公司的发展,推进董事会建设从“有形”到“有为”,从“管理”到“治理”,进一步明确党委前置研究清单、董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等,要进一步明确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主要内容和职责划分,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在制度牵引、机制保障、人才优先、评建结合以及信息赋能等方面的建设,督促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形成党的领导有方、出资人监管到位、董事会科学决策、管理层执行有力、市场化激励充分、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构建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三是充分发挥“外脑”“智库”作用,进一步强化外部董事高质量履职质效。外部董事制度是国资监管机构作为出资人的一项权利,外部董事从保护出资人和公司合法权益的角度,综合运用自身专业和实践优势,提出决策意见并实施事中监督,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董事会外部董事占多数,这样在“一人一票”机制下的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力量就占到绝对多数,有效降低企业内部人控制风险,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董事会现场会旁听制度,出资人派员参加董事会现场会,重点了解企业董事会规范化运作和外部董事履职情况,并作为企业董事会和外部董事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动态优化外部董事人才库,定期梳理,及时调整,建立以专职外部董事为召集人的外部董事小组,引入社会第三方机构客观全面评价外部董事履职情况,考评结果直接与绩效挂钩并与选聘关联。

   03  在勇于自我革命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下功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一是加强“四责协同”,压紧压实企业党委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企业党委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负全面领导责任,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企业党委要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中,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将党风廉政建设内容责任分解到每个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头上,根据实际情况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构建惩防体系。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关监管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人事、财务、物资、采购、生产经营、招投标、奖惩等监管制度,建立企业全面从严治党“一把手”监督谈话制度,尤其是要在风险防控上下好“先手棋”,使出“连环招”,拉紧“护廉网”,筑牢“廉洁坝”,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把廉洁文化建设、家风建设与国有企业党风建设、企业合规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有机融合,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廉洁教育,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媒体平台、网站专栏、内部刊物、微信微博等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多频次开展廉洁文化宣传,广泛开展家书家训征集、家风故事宣讲、家风文化研学等家风主题活动,营造诚信守法、廉洁从业的浓厚氛围,树立国企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爱企爱家的意识,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来源:国资智库公众号